▲花蓮書流市集是我認為花東地區最棒的活動之一,每年會有三個場次舉辦,其中在富里舉辦的這場我認為是最棒的場次,已經連續參加兩年都非常喜歡。
上個月在花蓮書流市集時,讀到這本介紹台灣各式獨立書店的專書「島讀台灣」,除了書店老闆各有特色的環境佈置和書籍策展外,有個很吸引我的地方是,有幾個書店老闆想出了賣餐飲以外的經營方式,而且依然扣連到書籍本身,讓我好些佩服,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基隆樂心書室:人肉CRM
位在基隆的樂心書室也用這樣的用心經營常客,店長有一套客製化服務,腦中記得客人的喜愛和偏好,所以所以推薦給客人的書籍,讓提袋率相當高。
這讓我想到多年前我在英國的機場上逛一間很小的書店,書店上陳列的書籍會列上店員們親手寫上的推薦文字,文字不長大約50字以內,但就是這50字讓人和書店的書產生了連結。
就算到現在你問GPT一個問題可以看什麼書,GPT都能給你很好的答案,但我更想要這種人肉的CRM、就是我們想和實體書店連結的最大原因。
台東池上的島嶼東方:書店就是社區的圖書館和老闆的工作室
因為我常去池上的舒食男孩吃飯,這是我太太和小孩少數幾間吃不膩的蔬食餐廳。每次停好車走到餐廳的路上,都會路過一家書店但永遠掛著「還在整理中」。
但在上個月的時候門終於開了,老闆在裡面正在工作,攀談後才知道這是一家定位成他自己的工作室和地區書房的地方。所以當老闆在工作的時候才會特別將書店打開。
島嶼東方雖然有幾個位置,但不賣飲料想喝咖啡的話可以去他太太在中山路主幹道上開的走走池上。老闆甚至和附近鄰居說,想看書就來店裡面看就好。
飲料也不賣、連書都不用買難道要賣空氣嗎?
其實老闆就是想要開一家收藏自己想看書籍的書店,這個想法有震撼到我的心裡。因為我自己也想過好幾次,如果能有一個只賣自己認同書籍的書店那有多好,在這個書店中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出這本書的可讀之處在哪?如果你認同的話就買,不買也沒關係。
註:島嶼東方並不羅列在「島讀台灣」採訪的書店之一。
▲島嶼東方的二樓還有一個小閣樓,放著老闆收藏的愛好。
台東長濱書粥:社區的資訊和需求中心
位在長濱的書粥老闆耀威將這個書店做成他個人創意和資訊的連結網絡,而且是主動的連結網絡。創意通常來自於問題的出現,當他人還在台南的時候無法兼顧兩地的時間,就發展出了客座店長換宿的做法,結果超過人來信報名,都想要一圓當書店店長的夢想。
選書方面,「島讀台灣」還寫到了老闆的一種連結法:
耀威本身的閱讀和書店選書是同一件事,建構書牆自有一套「連結法」,起點可能源自於某段時期好奇的內容、信任的閱讀人,以及顧客和朋友的分享建議。例如從「獨角獸計劃」創辦人李惠貞的推薦書,連結到同一位作者或同一家出版社的其他著作,一本書可以串接成20本…
▲作者還觀察到一天內在書粥的提袋率其實滿高的,我自己去逛的時候也發現就算是二手書選書也很有特色。
澎湖植隱冊室:可以直接租借新書、喜歡或破損就原價購入
位於澎湖的植隱冊室是一家獨具特色的書店,推出了一項新穎的租書方案,為愛書人提供了靈活的閱讀選擇。這項方案針對全新書籍,允許讀者在支付整本書的金額作為押金後,將書帶回家閱讀一個星期。
根據植隱冊室的租書規則,讀者在借閱新書時,需支付相當於書價的押金。閱讀完畢後,讀者有兩個選擇:
購買書籍:如果讀者喜歡這本書,可以直接保留書籍,押金即作為購書費用,無需額外支付。
歸還書籍:若不願購買,歸還書籍時書店會扣除50元的租書費用,剩餘押金將退還。
為了確保書籍的流通與完整性,植隱冊室也制定了相關規定:
逾期罰款:若未能在一個星期內歸還書籍,每延遲一天將額外扣除10元的費用。
書籍損壞:若歸還的書籍出現破損或不完整的情況,書店將直接收取全部押金,作為賠償。
這種租書方案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低成本的試讀機會,也有效降低了購買新書的決策風險。植隱冊室的做法展現了獨立書店在經營上的創意與靈活性,為其他書店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運作模式。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閱讀文化的推廣,也讓更多人能夠以輕鬆的方式接觸新書。
植隱冊室的這項創新方案,無疑為澎湖的閱讀愛好者帶來了新的體驗,也為獨立書店的經營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顯二的長效價值:紐約公共圖書館的使命
最近在公共電視OTT上看到這部紀錄片「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很長要3.5小時,但非常細緻地刻畫一個大城市下的圖書館做了哪些事情,不只是藏書、是一個城市的資訊、媒體和教育中心,深刻感受到一個地區的知識交流中心所展現的力量和使命,非常推薦大家一讀。
我在「我每年讀50本書的簡易法 學會後你40本起跳」也提到過,知識不是只能在書上得到,書籍也只是知識的一種載體。不過比起網路內容,書籍還是目前為止系統化結構化最好的載體。
書店和圖書館當然也不只是賣書和藏書的地點,能夠促進一個地方的資訊和知識交流,人類有了「知」就會進行創造,而創造就是最能體現人為何為人的意義。
期待再一年後重新審視這篇文章時,我能夠添加更多書店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