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2024全年度的結構化日記
從2020到現在撰寫結構化日記沒想到已經5年之久了,可以快速盤點今年體驗和創造的490項事情,遠超過目標值365事情,等於每天一定有一個「人生沒白過」的事情發生,達標覺得開心。
除了結構化日記外,我自己還有開一個封閉社團「百萬菜雞投資日記」,結果也快四年了,回首看來有養成寫投資想法日記真的是很棒的習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想法的演進,如果要說做什麼可以讓自己投資能力上,大力推薦寫自己的投資日記,真的會不停地反芻成長。
這490項事情裡面有我覺得超讚的部分,想跟你一起分享和回顧。
今年稀少但值得的創造:自己的電子報
和2023年相比,今年最獨特的創造就是做了自己的電子報,從9月開始也了13篇文章了。其實如果以流量來看,每篇文章的瀏覽數都不多只有幾百而已,不過卻寫得很開心,因為在寫的過程中,過去的一些朋友跟我有更多交流。
例如91 App的產品長Happy雖然認識很久,但其實都很少真正的聊天,但因為有了電子報找到了一個可以請益拜訪的理由,有真的交到朋友的感受。另外寫南花蓮玉里好吃好玩的那篇文章,十多年舉辦Android聚會的工程師朋友Gasolin,因為同在東部生活還跑來玉里跟我吃飯,真的超級開心。
說實話寫文章我是老手了,說是專業能力也可以,但要每個星期寫一篇文章,而且我自己設定5年內看都不會過時有長效價值的內容,還真的很不容易。但相信只要繼續寫下去,一定會在電子報的路上繼續相遇。
看了54本書 - 推薦最棒的8本書
2024年12月即將結束,全年度看了53本書。到底如何在每天都忍不住想刷短影音的自己,還願意去看書,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不要放棄」,每天鼓勵自己能看一頁是一頁。
不只如此,因為我是很愛玩手機的人,所以為了看書,我會一直為讀書設定KPI和期望值,例如今年的大魔王「21世紀價值投資」,假設我要2個月內看完530頁,等於1天至少要看9頁,如果今年只看了5頁,我就會馬上重新計算每天要看幾頁才能看完。832頁的馬斯克傳也是這樣看完的,還因此寫出了電子報的第一篇文章。
以下推薦8本今年看過最棒的書:
高效率創新:看完完全可以了解美國為什麼創新能力這麼強大,很多細節我也寫成了「美國再次偉大的秘密:開創、接力與創新循環」。
為什麼要睡覺:人體其實有兩套運作系統,睡覺就是讓你進入一種半麻痹狀態,好讓人體的另一套系統可以啟動,而人就和陰陽一樣,如果睡覺時那套系統沒運作完成,清醒時很多時候就會當機。
陪你讀下去:一個台裔在美二代,從耶魯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卻投身到一個偏鄉小鎮學校教書的一連串事情,我覺得真的太精彩太感人了。當時看完這本書的感覺就是,台灣那些最棒的慈善團體基金會別再出樣本書了,都給我看看「陪你讀下去。」
觀看的歷史 : 大衛.霍克尼帶你領略人類圖像藝術三萬年。覺得了解藝術是一件困難事情的話,推薦就看這本書就好,讓當代最優秀(aka畫價昂貴)的畫家跟你分享到底什麼是藝術。
譫狂紐約:我因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皮蛋豆腐,就開始愛上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回去翻找這位拿過普利茲建築講的大師,再投入建築行業前竟然當過記者,並在紐約二年後寫出這本「譫狂紐約」,裡面的好多觀察實在太有趣了(以後可能寫一篇文章出來),我也好想寫一本「譫狂台北」啊!
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教養書百百本,如果只能選一本的話,那我唯一推薦專注意義療法韓丁格博士寫的「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異數:這本書最有名的部分是「學會一個東西要一萬個小時」,除了這段以外這本書都好看的嚇人,光講為什麼純理論物理學家歐本海默,能夠說服MIT畢業的麥克戴蒙,而成為曼哈頓計劃主持人就超級精彩的!
持續買進:這本不用多說,有想要投資股票市場的人都該讀一下。有想學會如何用數據深入前出說服人的更要一讀。
▲如果要再從上面8本書中選一本出來,那我會選擇高效率創新,就是這麼愛!
吃了79間餐廳 - 推薦6間
如果一天沒做了什麼大事,至少吃個沒吃過的餐廳或小吃那也很心滿意足了,以下推薦:
豆奏會:位在花蓮富里,奶泡豆漿必喝,火山豆腐料理要吃,把在地的食材精緻化料理非常喜歡。
溫咖裏 Wunkalee:在鹽埕區駁二附近的溫咖裏 Wunkalee超棒!東西好吃又平價,咖哩很入味,炸豬排有醃過好好吃,沙拉也爽口。一份餐價格只要240,加點飲料也相當平價,台北可能要360+1成。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沒有文青味,有兩位銀髮族進來點餐,櫃台親切親和的用台語回達各種菜單問題,這對話簡直比市長還暖。
雅比麵食館:位在高雄苓雅夜市,好友小毅太太帶我們去的,紅油炒手必吃,其他麵食味道處理的都很好,有去南高雄的朋友不要錯過。
君悅茶苑:我覺得是台北最好吃的蔬食吃到飽自助餐,餐點不會很多、可能只有果然匯的1/5,但每道菜都很精緻。茶苑只有每週五六日才有,在君悅2樓的穿堂設置,座位寬敞舒適,連不吃素的姪女去吃都非常喜歡!
In Between牛排館:位在松菸誠品行旅二樓的In between今年竟然就吃了三遍(而且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玉里),沒那麼愛吃牛排的我也可以不停探索其他排餐。
▲下次再回高雄一定要再去吃一次溫咖裏 Wunkalee,真是太喜歡了!
除了吃好吃的食物以外,每週也有固定天數要煮飯,所以新學會了以下料理:
燉蘿蔔
氣炸金針菇
炊飯
高麗菜煎餅
茄子料理
蛋黃起司義大利麵
揚出豆腐
炒水蓮
焗烤馬鈴薯泥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做菜,但能做得出可以入口的飯菜,不用受制於外食的感覺也滿好的!
體驗的產品47種 - 最推智能家居和電動升降桌
雖然今年體驗許多產品,包括買了三張椅子,但其中最喜歡的電動升降桌組和智能家居。
電動升降桌絕對是買了後悔太晚買的產品之一,每個人的身形不同,但卻被74公分高的桌子困住,有了電動升降桌可以隨意調整坐著、站著和背靠看影片三種姿勢所需要的高度,對當下的使用體驗以及身體長久的健康都有絕佳的好處。
如果預算許可的話,推薦大家去買電動升降桌,買之前可以參考我寫的「電動升降桌推薦購買建議:三節式、桌角穩定度、螢幕支架和延長線放哪裡」文章。
從電動升降桌延伸,我還大力推薦購買螢幕支架,因為工作桌面跟忙碌的時間一樣需要努力爭取的,有了螢幕支架後,不用電腦工作時可以把螢幕收到桌子最後面,想要看個劇的時候也可以把螢幕推到最前面並壓低到桌面上,再把桌子降低就可以用舒服的姿勢看劇了。
工作的時候如果螢幕支援旋轉功能,那支架上的螢幕旋轉起來會更方便好用,真的是非常推薦的配件!
▲自己買完還推坑朋友才是正道,好友Richard就被我推坑入手了螢幕支架,為自己的桌面爭取出更多空間。
台北公寓家第二階段:智慧家庭
去年中離開台北後就趁機大整理了台北的家,老友培正把老屋遇到的壁癌、燈具和油漆等基礎工程問題整理起來,接著繼續導入Apple Hime Kit的智慧家庭方案,讓老屋升級:
-建立穩定的Mesh網路、全部使用Homekit控制。
-南台北超濕,設定好溫濕度後自動開關冷氣,讓家裡濕度不要太高。之後再導入支援Homekit的除濕機。
-設定好情境後,離家一鍵關閉所有電燈,回家一鍵開啟所有電燈+一樓大門。
-只要一個智慧開關,廚房的排風扇用嘴巴控制就可以開啟關閉。
-momo送東西來不在家,只要遙控開啟一樓大門請物流放在家裡門口就可(還沒完成物流箱)。
-躺在床上準備睡覺也只要動嘴或動手就可以關燈。
-不用再帶鑰匙出門。
其實每個動作做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力氣,但一口氣節省下來的話就覺得很開心,這也是一種長效價值啊!
2024年少做了什麼:和人交流的太少
因為在玉里但做著台北的遠端工作,所以白天的時間幾乎都是一個人在做事,因此和人互動變少了。我自己原本有設定每週一定要和一個不同的人交流的目標,但實際上整年度僅有30人而已,真的太孤僻了一點,這點我一定要在2025改善才行!
另外電動也打的太少了,只玩了4款遊戲,比較認真玩的也只有「忍者龜許瑞德的復仇」和「Switch Sport」2款,這不行啊!玩遊戲我是成長的根基,既然讀書這件事已經拿回來了,2025年一定要把打電動也拿回來。
顯二的長效價值:一起來寫「結構化日記」
這個日記的目標「不要白過人生」,實踐日記的方式取材於結構化資料,自己稱之為結構化日記。
不要白過人生定義:身為人最重要的就是「新的體驗」和「新的創造」。我自己覺得很棒的體驗就有看書、電影、食物、去不同的地方、嶄新的產品...etc很城市很中產,但還滿開心的。
新的創造和我的能力相符,就包括新的內容(不包含每日新的新聞)、新的構想、新的軟體服務、新的企劃...etc還是以軟體面為主。
為了不白過人生,希望每日都有一個新的體驗或創造,所以一年的KPI是365種。結果就做成了連結中的表格了,養成了這個習慣後,回首看起來覺得還滿棒的,而且還可以適時調整要做的事情。
例如我的「新體驗的食物」已經達到目標,所以我就不會找新的餐廳來吃,但內容創造還很少,所以不能貪心美食要好好寫文。
因為今年是第一年,也不知道到年底做出來會是如何,另外目前每個事情也沒有設定權重,例如看一個電影二小時就可以處理好,但看一本書可能需要8小時,但暫時應該不管這麼多了,太複雜可能讓我放棄這個習慣。
不論如何,這對我來說都是最好的日記,希望可以一直做到60歲,這樣一年一張表應該還滿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