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馬斯克傳》,我們會思考:馬斯克究竟是如何創立像特斯拉和SpaceX這樣了不起的公司?這些企業不僅創造了電動車和能夠真空回收的火箭,還引領了科技創新的新高度。讓我們從三個角度來探討他的成功秘訣。
也基於第一性原理,基礎的物理原則但是這也不代表馬斯克的判斷每次都是正確的,會有風險、會有失敗的機率,但這個人可以承受風險,因為承受了風險,才有機會前往星辰大海。
但這點也是資本市場最怕的地方,因為資本市場要各種確定的數據。2022年年馬斯克判斷robotaxi的優先權大於25000美金的車輛,這件事也讓他在資本市場滑鐵盧並讓其他中國電動車迎頭趕上,所以要當馬斯克的投資人就得一起承受這個風險。
因為馬斯克可透過細節來判斷誰才是最優秀的人才,特別是工程師,透過這些頂尖優秀的人才,讓這個風險有機會成功。
他們相信,只要符合原理,成功將會來臨。
覺得文章太長的話可以看五分鐘影片版:
0.對細節徹底了解
書中摘要:
Space工程師史洛夫希望說服馬斯克相信他正在研究的項目至關重要,他不想去推特工作。在被稱為“神經網絡路徑規劃”的特斯拉自動駕駛軟體中,他研究的是“向人類學習”的組成部分。
史洛夫解釋了他正在研究的神經網絡路徑規劃項目的細節。他說:“我認為繼續完成我手頭的工作非常重要。”聽了他的話,馬斯克再次對這個項目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意讓他留任。馬斯克意識到,未來特斯拉將不僅是一家電動車公司或清潔能源公司,憑借全自動駕駛系統、Optimus和能夠完成機器學習的Dojo超級計算機,特斯拉將成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不僅要在聊天機器人的虛擬世界中運營,還要在圍繞著工廠和道路環境的現實世界中運營。
到2023年年初,神經網絡路徑規劃項目已經分析了從特斯拉客戶車輛上收集的1000萬FPS影音畫面。這是不是意味著它只能達到人類駕駛員的平均水平呢?史洛夫解釋說:“不,因為我們只在人類處理各類情況處理得還不錯的時候才使用他們的數據進行學習。”紐約布法羅的人類標記員會對視頻進行評估並給出分數。馬斯克讓他們找出“Uber五星司機會採取的做法”,而這些視頻就是用來訓練計算機的
史洛夫向馬斯克展示了神經網絡路徑規劃比基於規則的方法更有效的實例。演示中的道路上到處都是垃圾桶、倒下的交通錐筒和散落的雜物。在神經網絡路徑規劃的引導下,車輛能夠繞過障礙物,越過車道線,並在必要時打破一些規則。史洛夫告訴馬斯克:“當我們從基於規則的算法轉向基於神經網絡的路徑算法時,這種情況就會發生,
馬斯克與賈伯斯的不同之處在於,他的這種習慣不僅體現在產品設計方面,還體現在他對基礎科學、工程和製造的問題研究當中。“史蒂夫只需要把設計理念和軟件工程做好,製造環節是外包的。”埃里森說,“而埃隆承擔起了製造、供應鏈和巨型工廠等各個方面。”喬布斯喜歡每天走進蘋果公司的設計工作室看看,但他從未去過蘋果在中國的工廠。相比之下,馬斯克泡在裝配線上的時間比他在設計工作室里的時間還多,他說:“與設計一家工廠所需的腦力勞動相比,設計車的腦力勞動不值一提。”
1. 第一性原理:遵循物理法則的創新
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是他最著名的思考方式。簡而言之,就是所有創新必須建立在物理原則之上,不能違背基本的科學定律。例如,當工程師提出要使用可導電的塑膠材質時,馬斯克會指出這違反物理法則,因此不可行。反之,若使用不鏽鋼材質則符合物理規律,因此可以實行。
2. 創造人們真正想要的產品
馬斯克深知,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台電動車,而是「快速、便宜且高效」的車。特斯拉Model 3便是這樣的產品,它以4萬美元的價格提供了媲美10萬至20萬美元汽油車的駕駛體驗。這也是馬斯克不斷降低成本的目標,他力求將產品的生產成本降低90%,從100美元壓縮到10美元。
2-1設計 工程 製造 三合一
馬斯克有一個核心思想,就是不能把工程和產品設計分開。
太陽能板的故事
一家公司想要運轉良好,就不要把產品的設計與工程化分開,否則就會機能紊亂。如果設計的東西難以工程化,設計師必須立刻挨板子才是對的做法。
他一直認為特斯拉的設計工程師應該待在裝配線旁,不要把製造過程甩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去完成。這樣工程師就可以得到即時反饋,更好地優化設計創新,這些創新舉措除了能改進車輛本身,還可以讓製造過程變得更加高效流暢。
馬斯克會讓工程師和設計師共處一室,馮·霍茲豪森說:“這樣做希望達成的目標就是,我們要培養出一群像工程師一樣思考的設計師,再培養出一群像設計師一樣思考的工程師。”
2-2流程和成本最低
他因此發展出了一個概念,叫“白痴指數”,用來計算某個製成品的成本比其基本材料的成本高多少。如果一個產品的“白痴指數”很高,那麼一定可以通過規劃設計出更有效的製造技術來大幅降低它的成本。
他盯住了一個關鍵指標:將每磅有效載荷送入軌道的成本。這個將單位成本推力最大化的目標指引著他,使他此後一直痴迷於增加發動機的推力,減少火箭的質量,同時讓火箭可以重復使用。
隨著團隊不斷壯大,馬斯克開始向團隊灌輸:要容忍高風險,要服從於他那種能扭曲現實力場的強大意志力。“如果你老是搖頭,說這個乾不了、那個不可能,那你就沒機會參加下次會議了。”
關於承擔責任,馬斯克制定了一條規則:每個零件、每個流程和每條規範都要落實到人。如果出錯,他會迅速追責。
“乾活的第一步就應該是質疑你接到的任務要求。”馬斯克說,“因為所有要求或多或少都包含著愚蠢和錯誤的成分,所以一定要砍掉它們、砍掉它們、砍掉它們。”
3. 不可思議的期限:挑戰極限
馬斯克做每件事都設定一個近乎不可能的期限。比如,當他提出要在2024年完成4萬美元的電動車時,實際上他在2018年就已完成這一目標。這樣的壓力逼迫他的團隊超越極限,並快速實現目標。雖然這種做法讓工程師們倍感壓力,甚至有些人會選擇辭職,但馬斯克總能吸引到最優秀的新人才加入他的團隊。
3-1.承擔責任 不當甩手掌櫃
1995年,他曾在Zip2的第一間辦公室里打地鋪;2017年,他曾睡在特斯拉內華達電池工廠的屋頂上;2018年,他睡在了弗里蒙特工廠的辦公桌下面。他這麼做不是因為他別無選擇,而是因為他天生喜歡營造這種戲劇性、緊迫性的氣氛,而且他就是一個為戰爭而生的將軍,他要的就是他大手一揮,部隊能隨時投入戰鬥的感覺。現在到了他晚上睡在推特總部的時候了。
每周生產5 000輛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到2017年年底,特斯拉的車輛生產速度只達到了這個目標的一半。馬斯克決定搬進工廠車間帶大家一起大乾一場。這是一種戰術:親自掛帥,帶著一群瘋狂的小夥伴每周7天、每天24小時保持集體衝鋒的狀態,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正好體現了馬斯克在公司要求大家達到的那種“不要命”的工作強度。
4. 嚴格篩選人才與不斷測試
馬斯克非常重視人才,他在面試中會問非常多的細節問題,以檢驗候選人對工作內容的理解。他通過這種方法,選擇最懂技術的人,並給予他們一個宏大的願景——征服太空和創造永續能源的世界。
馬斯克說留下來的工程師必須滿足三個標準:出類拔萃、值得信賴,以及自我驅動
想打造一種硬核的、狂熱的工作文化。他非常願意甚至是渴望承擔這些風險,勇往直前,不留退路。
所以在2023年5月,他決定將“下一代平台”和Robotaxi在起步階段的製造地點改為奧斯汀。在這裡,他和王牌工程師的辦公區都緊挨著高度自動化且高速運轉的全新裝配線。2023年的整個夏天,他每周都要花幾個小時和團隊一起設計裝配線上的每個工位,想盡辦法優化每個步驟、每個流程環節,可能只是為了把它們縮短“毫秒級”的時間。
2023年2月的一個下午,在設計審查會上,馮·霍茲豪森將Robotaxi和25 000美元車輛的模型並排放在工作室里,二者都帶有Cybertruck的那種未來感,Robotaxi採用的是啞光金色。馬斯克喜歡這些設計,他說:“當其中一輛車在街角閃現,人們會以為他們看到了來自未來的造物。
5.願意冒險=試錯
他還非常願意冒險和試錯。馬斯克會進行多次測試,嘗試不同的材質和製程,無論花錢還是花時間,他都願意承擔風險。為了SpaceX和Tesla的發展,他甚至各自投入了1億美元,如果資金耗盡,他會通過上市融資來繼續推進他的夢想。
MVP成功了,musk會調動大量資源來支持
鮑赫說這就像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玩一款非常無聊的視頻遊戲,馬斯克笑了起來。
很多人不相信這個神經網絡路徑規劃項目能成功,但馬斯克宣佈他現在徹底相信了,他們應該調集大量資源來推進這個項目。
在討論過程中,馬斯克抓住了團隊發現的一個關鍵事實:神經網絡至少得經過100萬個視頻片段的訓練才能達到良好的工作狀態,如果訓練量達到150萬個視頻片段,它就相當理想了。
馬斯克就推動Optimus團隊詳細列出他們想要實現的各種功能,以及量產Optimus的成本。比如一個電子錶格記錄了人類手腕的三種運動方式:它可以上下揮動,向左右轉動,本身還可以旋轉。工程師計算出如果實現其中兩個自由度,每個手腕的成本是712美元,而實現全部三個自由度,成本就會達到1103美元…
馬斯克自己也將他的做法濃縮成五個步驟
第一步:確保需求合理
首先,你需要質疑需求的合理性。通常來說,需求往往是不合理或過於複雜的,且無論是誰提出的,都需要仔細審視。如果是聰明人提出的需求,反而更值得警惕,因為你可能因為信任他們的聰明才智而忽略潛在的問題。
第二步:去除不必要的部分
接著,你要盡力去掉不必要的部分和步驟。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如果你沒有在某些情況下需要重新添加一些被刪除的內容,說明你還沒有刪得夠徹底。人們常犯的錯誤是添加很多冗余的步驟,以防萬一,但事實上,這種“以防萬一”的理由可以應用到太多事情上,導致流程過度複雜。
第三步:簡化或優化
在第二步去除了多餘部分之後,才開始考慮簡化或優化現有流程。注意,這一步要在清理完成之後進行,否則你會陷入優化那些根本不必要存在的部分,浪費時間和資源。
第四步:加快速度
一旦流程被簡化和優化之後,下一步就是加速執行。你的行動往往太慢,所以需要提高效率。但要注意,前面三步沒有做好時,過早加速只會加重問題。
第五步:自動化
最後一步是在流程已經被驗證並達到最佳狀態後,將其自動化。這一步能夠顯著提升效率,並且減少人為錯誤的發生。
這是1900年紐約第五大道的復活節遊行,街道幾乎被馬車占滿。再過十年後車道上都是汽車了…如果你覺得我的電子報不錯的話,可以轉寄給1-2位覺得會喜歡的朋友,謝謝!
最近特斯拉暴跌一波但暴漲二波,我回頭思考了一下這些事情發生前都應該可以從馬斯克傳得到判斷,只是書中內容沒有內化到我的決策機制中,寫下來看之後有沒有能判斷的能力:
暴跌一波:Robo Taxi發表會後,因為發表會沒有明確的無人計程車發展路徑規劃以及明確數據,所以華爾街紛紛賣出TSLA。但其實在書中就可以知道馬斯克做發表會並不會迎合華爾街,要在「股東會」以及「財報發布」的電話會議中才會。
如果我內化後應該要在發表會前先賣掉一些TSLA或者是買一些PUT當保險好。
爆漲一波:財報發布後毛利大為提升,當天特斯拉盤後狂漲。設定不可能的任務讓成本低再低,本來就是書中馬斯克不停再做的事情。
如果我內化後應該要在財報會議前把賣掉的倉位補回和PUT賣掉。
暴漲二波:川普勝選馬斯克成為國師等級並清除無人計程車監管風險。
這是一次性的行情,和長效的本質沒有差別,但仍然可以從出口民調中先做判斷,如果出口民調不佳的話賣掉一些TSLA或者是買一些PUT當保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