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參加了2025年YouTube News Working Group研討會,Google Youtube人員親自上台和大家分享從新聞媒體業的角度怎麼製作和經營YouTube影片,一整個下午的議程收穫滿滿,整理筆記並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YouTube演算法的秘密:分眾媒合、點擊率和30秒續看率
分眾媒合
整個YouTube頻道的核心觀念為「替觀眾找到合適的影片、不是幫影片找到觀眾。」意思是系統會先對你的頻道影片和觀影者建立屬性,YouTube會為這些屬性的觀影者推薦影片。
例如你的頻道都在講鬼故事,演算法知道有一群讀者喜歡看鬼故事,又你的鬼故事影片和其他頻道做的有些不同,YouTube就會推薦這些觀影者看你的影片。
所以當你製作影片的時候,就要思考2件事:1.你做的這個影片題材是否有一群讀者想看、這群讀者夠多嗎?;2.你做的影片和其他競爭者的影片有什麼不一樣。
點擊率
當符合「分眾媒合」這個特性時,YouTube就會推薦這些觀影者看你的影片,一開始YouTube會給你的影片可能是1000到3000個曝光,當觀眾看到YouTube推薦的時候如果願意點進來,Google官方沒有給確定數字、假設10%是個門檻的話,當你的影片封面和文案夠吸引人時,人們點擊進來達到門檻,點擊率觸發了演算法,演算法就會給更多曝光在合適的讀者上。
這裡Google建議創作者這麼做:
製作系列影片;
採用固定的標題和縮圖;
片尾鼓勵讀者看更多影片;
善用播放清單。
▲Youtube影片封面製作方式。
滿意度
2012年的時候點擊率是演算法的核心,但這跟聯考遇到不會題目就選3一樣,眾多農場封面和農場標題就一直出現,人們點進影片發現和想要的不一樣,因此YouTube演算法又加了「滿意度」這個指標,滿意度其實涵蓋滿多面向的,可以看下圖列表,但最重要的是兩個:
1.讀者看影片後30秒的續看率;
2.影片「喜歡」和「不喜歡」點擊次數。
▲各種影響YouTube演算法是否推播更多你的影片給屬性相同讀者的變數。
順著YouTube演算法從頭製作影片
順應以上的3個重點,我認為創作一個Youtube頻道影片的順序為:
1.思考什麼影片是你擅長的、觀眾想看的、觀眾量還不少、競爭者不多的。客群多競爭者少可以對上整個社會的聚焦重點(節慶、棒球競賽、天災人禍)
2.接著做影片,頻道的影片一定要有一致性(固定封面等格式),而且先別管影片流量,先讓YouTube演算法幫你分群、貼標籤、建立圖譜數係性。
3.接著演算法會將內容題給這群人,專注在點擊率和30秒續看率,沒有做到就下一隻重新調整。
▲每個影片都要詳細填這個表,紀錄影片表現再做調整。
4.如果有做到多個影片都有流量的話,再從這些影片來形塑出你主題的樣子,順著發展下去。
聽完覺得這是一個知易行難的做法,但總比沒有做法好。因為我們都是我們都是YouTube演算法神的子民,不停揣測神的心思,揣測到了神就會把馬那賜給我們,我們的創造和神的心思的重疊度高不高就是關鍵中的關鍵。大家擁抱實驗精神、持續改善囉!
其他簡單問答
Q:換標題和縮圖是否會有新流量?
A:有可能,但根本原因是換了標題和縮圖後,造成點閱率和續看率提升的原因,才觸發了YouTube演算法給新曝光。
Q:頻道停更之後,再開就沒有流量了?
A:暫停一段時間後,再開並沒有相關性:你可以好好休息!
Q:某個影片表現不佳,是否會影響成效?
A:不會(發生機率極低),影響成效唯一可能是,這個影片吸引新人群,頻道屬性被混淆了。
Q:影片標記重要嗎?
A:不重要,標記的目標是標正錯字
Q:影片上傳後先不公開,再公開做法會影響流量?
A:完全不會,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