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比特幣的價格再創高峰,每顆衝破12萬美元。中午加雞腿之餘,剛好前幾天女兒問我什麼是比特幣,那就從BTC到底和黃金哪裡一樣哪裡不同開始說起:
人類對價值共識的錨定物
我跟女兒說我小時候約40年前一杯豆漿是5元,現在一杯則要30元,但豆漿還是豆漿,手上的5元還是5元。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台灣的貨幣已經比以前多太多了,所以一杯豆漿如果沒有生產問題的話,豆漿的價值仍然是一樣的,但因為貨幣供給量的原因,所以豆漿需要等價的貨幣變多了。
▲我買豆漿5元的時候台灣的貨幣供給量為14,866,到今天則增加43.65倍,但豆漿只上漲6倍其實不多,是通貨膨脹傳導鏈的末端產品。
一杯豆漿、一台iPhone和一間房子的價值在第一層都是透過貨幣來定價,但從上圖貨幣供給量持續上漲來看,每個產品的傳導價值都不一樣,其實很難確定每個產品真正的價值。「一杯豆漿30元」其實是方便計算的代幣而已,並不是產品的真正價值。
如果需要了解一個產品的真正價值,我們需要一個東西來恆定價值。那什麼樣的東西從古到現在、從美國人到非洲人都認為有價值的呢?那就是黃金。黃金的功能性不高,主要是人類的歷史文化對閃亮亮的東西有崇拜性,就是凝聚全人類對價值一致的共識。
▲位於歐洲保加利亞,挖掘到公元前4600年「瓦爾納墓地」,有著豐富金器,是目前人類史上最早使用黃金的考古文物。
當然,你可以用石油、大麥克指數或者是iPhone定錨物價、但如果要一個鎖定目前產品的價格,然後儲存起來的話,而且未來還能夠順利交易。
黃金就是人類共識最大公約數,而凝聚共識是最難的。
黃金和比特幣有什麼不同
目前全球已經開採的黃金約212,582噸、尚未開採得數量約為54,770噸。所以不論這個世界印出來的鈔票有多少,都是可以用黃金去錨定鈔票的價值,等於錨定物品的價值。既然如此的話,那這個世界只要有黃金就好了,那為什麼還需要比特幣呢?
黃金真的只有267,352噸嗎?
因為這個世界找不到和黃金可以錨定價值的產品,就算是愛因斯坦前的物理科學家第一人牛頓,也是如此熱衷於「煉金術」,光牛頓留下來的煉金術手稿,就超過100萬字。
▲牛頓的煉金術手稿。
2023年Space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運上了NASA載運神靈星號探測器,將探測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神靈星(16 Psyche)」,天文學家預測神靈星將上將有各種貴金屬,包括黃金。
當然這個世界仍然沒有煉金術、也沒有能力將外太空的貴金屬運載回地球,但透過這兩個事件想說的是,只要黃金有這麼強的共識價值,那除了開採以外,大家仍然在想辦法變出黃金。一但任何一條路被發現了,那黃金的共識價值就有下降的可能性。
為什麼比特幣有其價值
沒有人知道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是誰、目前也沒有方式能夠破解比特幣的加密機制,因此除了黃金以外,比特幣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確定數量的產品,全部產出的比特幣就是2100萬顆。
未來貨幣不論如何膨脹,萬物和服務的價值都可以由比特幣來恆定。但如果黃金已經有恆定物品價值的功能了,為何還需要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可以:
更好攜帶與儲存。而且在台灣的話,要帶黃金出國有2萬美元的限制,超過就需要申報。目前比特幣儲存在冷錢包內,就是一張信用卡或者是隨身碟而已。
更好流通:如果你要把你手中的黃金拿給位在美國的小孩的話,那可是非常不容易,最簡單的方式還是先換成貨幣,再將貨幣轉匯到美國,再由小孩用貨幣換成黃金。但如果是比特幣的話,都可以透過區塊鏈BRC的方式傳遞。
無法造假:雖然黃金是固定數量的貴金屬,但購買的時候仍然有可能買到K金、甚至是假的黃金產品,所以購買黃金還需要專業機構做背書其實不容易。當然也可以直接購買黃金ETF或者是黃金存摺來避免造假問題,但就得承擔保管方是否倒閉的問題。例如你為了避免戰爭風險購買黃金存摺,等到真的開戰的時候,是否真的可以從台灣銀行領出購買的黃金呢?
神秘感VS閃閃發亮:在將近7000年前的王宮貴族就對閃閃發亮的黃金著迷不已,認定為珍貴的高價物品,一直到現在雖然大家仍然認為黃金的閃亮是美麗的,但心中認定的那種高貴已經沒有那麼強大了。就好像在幾十年前結婚新郎新娘都是要佩戴黃金首飾才顯大氣,但現在的婚禮已經少看到年輕人這麼做了。
而黃金的閃閃發亮就是比特幣的神祕性,人類一直對神秘的事物感到敬畏和好奇,閃閃發亮也是一樣,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到底是誰、礦工節點的數學問題計算以及工作量證明、確實目前沒有人可以暴力破解,當這個神話還繼續的時候、對應到2100萬顆永遠不變的價值對應的話,那比特幣的神話還得繼續傳播。
最後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在「故事經濟學」裡提到比特幣的故事為什麼會一直被傳遞:
人們喜歡神秘故事,喜歡揭開神秘的面紗,大量豐富多彩的神秘文學也因此問世。比特幣的神秘故事被人一再提起,尤其是每當偵探們發現某個人可能是中本聰的時候,就會掀起一陣浪潮。
比特幣敘事是一則個人賦權敘事,這並非巧合,因為根據它的敘事,比特幣是匿名的,完全不受政府的控制、管理和影響。
流行歌手莉莉·艾倫(Lily Allen)在2009年拒絕了一次邀請她登台表演並給予比特幣酬勞的提議。
這則敘事有一個令人難忘的點睛之筆:艾倫如今後悔莫及,因為如果她接受了這個提議並長期持有那些比特幣的話,她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億萬富翁了。這類敘事能夠激起人們對自己未能發現這一投資渠道的懊惱和遺憾之情,從而有助於維持比特幣敘事和比特幣價格的增長趨勢。像其他很多敘事一樣,這一敘事聚焦於某個名人,這個名人或者開啓了一則敘事,或者幫助敘事繼續傳播。
▲故事經濟學其實並不好念,你也難以在書中想要找到想要的知識,我讀了兩遍後不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