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想要聊一下,就是我認為2030年是我們新一波科技文藝復興的開始。什麼意思呢?在前兩個禮拜的Tesla Cybercap Robotaxi發表會上,馬斯克提到,2027年將會實現無人計程車的量產化。你看,馬斯克畫的餅總是會延誤,但他真的有可能實現。所以,我擅自加了4年,也就是到2030年,無人計程車就會開始。
2030年時,會發生很多事情。上個月,Meta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也說,不用接手機就可以自主運作的眼鏡(AR擴增實境眼鏡)將在2027年量產。
假設再延誤一下,也就是2030年實現。我們再回到馬斯克的Optimus機器人,他現在已經可以動,甚至會跳舞,手部動作也已經非常靈活。這樣的機器人未來只要2萬到3萬美金,實現的時間可能也就在2030年。
其實,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大約還有5到7年的時間,這段時間科技將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爆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爆發呢?首先,機器人將幫助我們完成許多事情,這會讓我們節省很多時間。其次,交通成本會下降,這也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成本會降低。當人們有時間、有錢時,就能有更多空閒去做其他的事情。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Glass——眼鏡。這款眼鏡將會消滅語言的隔閡,無論我們來自不同國家,只要戴上這款眼鏡,我們就可以進行即時翻譯,這將變得非常重要。隨著時間和金錢的增加,我們可以和更多不同語言的人互動,這樣會激發出很多新的創意和創造。
這會讓人聯想到西元1500年到1800年之間的文藝復興,那段時間帶來了理性的誕生,像迪卡爾和達文西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出現,他們為自然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文藝復興帶來了巨大的進步,而2030年將是另一個爆發點,當我們有時間、有錢並且可以和不同文化的人互動時,創造力將會迎來大爆發。
▲笛卡兒倡導的理性、印刷術的興起讓馬丁路德倡導讀聖經的自由和詮釋權,以及達文西解析骨骼了解人體,都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
那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首先,我們應該思考具創造力的事情。低階白領和藍領的工作將被機器取代,我們要做的是高階的白領和藍領工作。其次,我們要嘗試與不同國家的人互動,看看能不能一起創造出什麼新的東西。不同的文化帶來不同的思維碰撞,這將創造出許多新的機會。
舉例來說,台灣的文化比較接近希臘和義大利,雖然自由且包容,但也比較混亂。我們可以和北歐等高冷文化的人,或者赤道附近熱情奔放的人一起創作,我相信會產生很多新的東西。
此外,最近的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AlphaFold技術,它解析了所有的蛋白質結構,並分享給全世界,這將推動醫療革命。我認為2030年到2040年,醫療領域也會有巨大的變革。我們不僅會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壽命也可能延長,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9歲,女性是80歲,未來我們可能會活到90歲甚至100歲。
所以,你有了這麼多的時間,應該怎麼做呢?創造力是關鍵,未來一定會有很多創造的機會。我們應該加入這場創造的浪潮,即使不知道會創造出什麼,但方向是正確的。如果不想進行創造,也可以享受這個時代的成果,體驗人類在人工智慧革命中進一步的突破。
當然,我們應該放下對孩子在學習英文等方面的高要求。未來,語言技術可能會像現在的騎馬一樣成為一種休閒活動,而不再是生活必需。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學會使用腦力去吸收資訊並進行創造。
▲1900年紐約的街上只有一台汽車,到了1913年的時候路上都是汽車了!
2030年到2100年將是一個科技文藝復興的時代,這會帶來許多創新的發展。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時代吧!
完全認同耶!感謝分享
mocco和阿寬受到啟發感到開心!我也要思考對餐廳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