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帳面數字的增加、其實是貨幣本身貶值了
好,來我們來看一個資產,為什麼會隨著時間的增加不停地增值。這個方塊我們就當做是資產。首先,資產會增加一個重要原因是貨幣供應量變多,換句話說,它貶值了。假設一個資產原本是100元,但因為貨幣供應量增加,同樣的購買力下,它可能變成200元。
並不是資產本身變得更好,而是每一個單位的價格翻倍。那麼,什麼時候我們的貨幣會貶值呢?我們可以看兩個關鍵因素,第一個是美國央行的利率,當利率下降時,通過各種方式借錢流通,比如借500萬去買房子,當利率越低,錢就會不停地被釋放出來。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看美國的M2貨幣供應量,它代表市場上流通的錢和儲蓄存款的總和。當銀行系統中的錢增加,市場上的錢也隨之增加。隨著時間推移,貨幣供應量會增加,資產的帳面數字也會上升。除非你擁有的資產是沒人要的,比如二手車或過時的電子產品,它們的資產減損速度高於貨幣供應量的增加。
當貨幣貶值時,如果你擁有優質資產,帳面上的數值就會增加。接下來,我們來看四種資產:公司股票、房地產、黃金和比特幣。
▲看影片也可以,不過要20分鐘長,建議用聽得也不錯。
資產正增值的因素1:交易摩擦力愈低、資產更有價值
我們從交易摩擦力和賺錢能力來看這些資產。交易摩擦力是指資產的交易是否方便,如果很難賣,那麼交易摩擦力就高。公司股票如台積電、0050這些資產在市場上交易方便,因此交易摩擦力低。
房地產的交易摩擦力較高,因為涉及中介、契稅等流程,有時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交易。
黃金的交易摩擦力低於房地產,但仍不如公司股票方便,尤其是黃金ETF和黃金存摺可以通過網路交易,這些方式進一步降低了交易摩擦力。
比特幣的情況則更特殊,原本比特幣的交易摩擦力較高,需要透過不熟悉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且有交易所倒閉的風險,例如惡名昭彰的FTX交易所。但今年比特幣ETF的推出,如果你有美國券商帳戶,就能很容易購買比特幣,而且能免除加密貨幣中心化交易所倒閉的風險。
資產正增值的因素2:資產本身有賺錢能力和使用性
除了交易摩擦力,資產的增值能力也與它的賺錢能力有關。例如,公司的EPS(每股盈餘)是衡量其賺錢能力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家公司產品的成本下降、銷量增加或質量提高,那麼EPS自然會上升,帶動股價上漲。
房地產的增值則依賴於周邊的交通、產業發展和人口流入。如果一個地區的交通狀況改善,未來開通捷運或高速公路,房地產的價值自然會上升。同樣,當該地區的商業服務逐步進駐,如麥當勞、全聯等,這些商業機能的增強也會帶動房地產的增值。
黃金作為一種資產,並不具備賺錢能力,但它的價值來自於避險功能和貨幣供應量的增加。黃金自古以來受人喜愛,喜愛閃閃發亮東西的渴望,部落的酋長擁有閃亮飾品代表尊貴的形象,是那種刻在基因中的渴望。尤其是在戰爭或經濟動盪時,它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會顯現出來,這個價值其實並沒有實際意義,只是最基本人類的渴望而已。
比特幣被稱為數位黃金,雖然目前的增值潛力仍有限,但隨著比特幣支付渠道的增加,如通過Cash App或PayPal進行交易,比特幣將會有應用價值,現在薩爾瓦多已經可以透過比特幣直接購買星巴克和麥當勞了,當每一個國家遇到貨幣劇烈膨脹時,就有可能有這樣的使用性。
資產的增值取決於交易摩擦力、賺錢能力和市場供需的變化。公司股票、房地產、黃金和比特幣各有其增值的潛力,接下來資產怎麼獲利:
公司獲利的幾個關鍵:成本、品質、無可取代性
在討論公司股票時,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公司能夠保持低成本並提高產品的質量,這將對其利潤產生直接影響。例如,當一家公司推出的新產品,如iPhone 16,其質量優於前一代產品,且價格不變,則市場對這款新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進而提高該公司的EPS。這樣的增長不僅能提升股價,還會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房地產賺錢的本質:請看塞車指數
同樣地,房地產的增值依賴於周圍環境的發展。當某個地區的交通設施變得更加便利,或者新建設施如商場、學校的出現,這些都會增加該地區的居住吸引力。隨著人口流入,需求增長,房價也會相應提高。尤其在台灣,許多人都非常重視通勤時間,若居住地能夠避免塞車,則其價值將會顯著上升。
例如你看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大塞車的議題,如果及早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在內湖購買房地產,你想想看,那些住在新莊、五股、汐止等環繞內湖的新北市住民,他們上下班的時候都要忍耐塞車之苦,但你不需要,在這裡房地產的價值一定比要忍受的地方高。
房地產本身也能出租獲利,就很買股票得到股息一樣,這個角度比較像是價值投資角度,這個未來我再寫一篇文章專門說明。
黃金完全沒有賺錢的能力
在黃金方面,它雖然沒有賺錢能力,但黃金的價值通常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而波動。當市場面臨不確定性時,如戰爭或經濟危機,黃金的需求通常會上升。人們對於這種金屬的避險特性有著根深蒂固的信任,這使得黃金的價值在某些情況下會上升,儘管它不會像股票那樣產生持續的利潤。
比特幣看新敘事和應用可能性
至於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的數位資產,其增值的潛力部分依賴於技術的進步和市場接受度的提升。如果未來大型支付平台能夠支持比特幣交易,這將大大降低其交易摩擦力,並可能提升其作為流通媒介的價值。
四種資產的購買時機點
公司:不要選擇公司
除非你是某個產業內的核心人士,知道某個產業正在瘋狂吃掉市場,你才能趁此機會買入股票。否則我建議你只要購買全市場指數型ETF就可,例如台灣的006208、美國的VTI以及全球市場的VT,這樣隨著時間的前進,ETF會自己汰弱扶強讓最強的公司配有最高的權重,這樣就可以了。
購買的機會基本上無腦定期定額購買就可,再配上幾個加碼點最棒,年線、3年線、5年線和10年線就可。
房地產:景氣藍燈轉黃燈、央行降息刺激
房地產選擇交通建設完成中、機能正在成長中、產業聚落成型中、未來將會發生塞車中的產品最好,最好的購買時間點是景氣藍燈轉黃燈、央行降息刺激時,這時候建設公司將會配合央行政策推出很好購入的產品,這時候就能享受房屋一起成長的好機會了。
黃金:遇到年線就買。
除了這點以外,如果有購買房地產的話,建議配置總價12-15%的黃金作為戰爭避險用,原因就下次再專門寫文說明。
比特幣:MVRV Z-Score 低谷時購買
MVRV-Z 分數是一個相對指標,是比特幣「流通市值」減去「已實現市值」 ,再以流通市值的標準做標準化,其公式為:
MVRV-Z Score = (流通市值 - 已實現市值) / Standard Deviation(流通市值)
其中「已實現市值」是基於比特幣鏈上交易的價值,計算鏈上所有比特幣「最後移動價值」的加總。因此當該指標過高,表示比特幣市值相對於實際價值呈現高估,不利比特幣價格;反之則呈現低估。按照過去歷史經驗,當該指標處於歷史高位,則比特幣價格呈現下行趨勢的機率增加,須留意追高的風險。
這個數據可以直接看財經M平方的分析。
此時此刻你一定學得會、記得起來「展望理論」:請問你有沒有買台積電、特斯拉、比特幣。沒有的話看到這三個資產狂漲、聽到別人談論買了多少時,你心裡是不是有強烈的失落感(不舒服的感覺)。這個失落感就是展望理論,快點把這個感覺記起來吧。
如果你為了填補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而趕快買的話,就是這些資產快速衝刺的強大推力。
歸根究底,人們之所以對比特幣感興趣,恰恰是因為其他很多人都對它感興趣。他們對比特幣的新故事感興趣,是因為他們相信其他人也會對這些故事感興趣。
事實上,比特幣的目的是充當一種貨幣武器,充當一種有望削弱權力當局的加密貨幣。
人們喜歡神秘故事,喜歡揭開神秘的面紗,大量豐富多彩的神秘文學也因此問世。比特幣的神秘故事被人一再提起,尤其是每當偵探們發現某個人可能是中本聰的時候,就會掀起一陣浪潮。
比特幣敘事是一則個人賦權敘事,這並非巧合,因為根據它的敘事,比特幣是匿名的,完全不受政府的控制、管理和影響。
人們普遍想要投身科技產業的金融領域,因為有很多故事都表明金融家控制著一切,而比特幣正處在這一領域。
我們在前文已經看到,加密貨幣背後是一個由相關敘事組成的星座,其中有幾顆主恆星,還有數千顆或數百萬顆小星星。截至2018年,已有近2 000種加密貨幣與最早出現的比特幣成為競爭對手。每一種加密貨幣都是一個創業故事,一個開發人員靈光一現的故事。不過,最大的加密貨幣敘事星座還是聚焦於那些與比特幣相關的敘事。